顯示具有 好書推薦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好書推薦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1-01-18

20則即將消失的技術 - Businessweek 2010年預測

新科技不斷推陳出新,10年前的科技產品已經逐漸從購物清單 上消失。取而代之的是觸控、3D、無線、寬頻、綠色科技、智慧生活,並不斷改變市場的競爭遊戲,本文摘錄自BusinessWeek網站
http://images.businessweek.com/ss/10/10/1021_dying_tech




2010-11-10

會問問題才會帶人-

啟迪人心的、發人深省的, 不是答案,而是問題。作者研究發現,有效率的領導者知道,提出適當的問題遠比假裝已掌握所有答案,來的重要!但問題要問誰?要怎麼問?作者以此書提供所有目前及未來領導人一個參考。

2009-08-27

[講義王]2009搶救『著魔的15年』世代

回答簡報中的8個問題,如果有3個是肯定的,表示你正處於「著魔的15年」,工作失去動力、工作失去創造力、工作失去競爭力。大前研一先生說話真是不客氣,直接了當的就說「想休息的話,就辭職吧!」你看著辦吧!



在六項建議中,時間管理列為第二項,在大家都公平擁有的24小時,如何能善用時間,在競爭的生活中,保持忙碌而不致過勞,確實是一項很重要的事情。今天就準備好「綠、黃、紅」三色標籤,用在記事本上吧!

2007-05-30

好書推薦:交涉力 90秒搞定一切

無論日式或中國式的溝通,都講究含蓄、隱諱的藝術,偏好「只可意會,不可言傳」的曖昧溝通,因此所謂的「assertive」,在中文裡甚至找不到精準的同義字;大串亞由美正是針對這個溝通文化的弱點對症下藥。


傾聽找出「關鍵字」

但遇到難搞的交涉對象時,和諧的對談並非易事,不是動氣、爭吵,就是忍氣吞聲,大串認為「積極式」原則,亦即不支吾搪塞、決定主題優先順序、時間要分段及說清楚講明白,正是應付難搞對手最好的對策,也最能打造「雙贏」關係。 想達到雙贏,必須知道對方的「贏」是什麼,所以大串強調傾聽的工夫,這也是她的獨到之處。一般溝通的書只看重「如何說」,她卻認為想做個「讓人傾聽的人」,要先仔細傾聽對方說的話,從他的話裡去找自己用得著的「關鍵字」,


十五秒打開對方耳朵

一開始,當然要做個自我介紹,但為什麼是十五秒?因為這是人可以集中精神傾聽的最長限度,雖然只有十五秒,也要有步驟、方法。大串指出,自我介紹應從一見面的寒暄、報姓名,接著說出自己的賣點、目標,最後做出結語。

「賣點」,因應對象及場合鎖定一個即可,結語是下一次溝通的開場白,所以非常重要。要說出「跟對方打成一片、積極性的結語」,更重要是預埋伏筆,暗示對方採取接下來的行動。

九十秒「前置菜單」

九十秒,其實很短,但足夠傳遞相當多的訊息,只要說得簡潔、精確、積極,也就是以六個步驟進行:寒暄↓報姓名↓暖場話↓預告↓進入正題(賣點及目標)↓結語。 讓對方覺得你的故事中「有他」,把對方「捲進來」。

七大原則,亦即不說藉口或謙詞、準備有原創性的暖場話、不要談「最近的景況」(大環境的事,主管比你更了解)、表現自我而不誇耀、用「對方的行動式」來談目標、不要用「我會努力」結束、不要填滿「三秒鐘」(有間歇時間)等。

四個步驟 抓住對方的心

第一步從「可以握手的地方」起步。急著說一堆推銷話術,可能造成反效果,貨品反而賣不出去。 如果不想讓對方在交涉一開始即採取反對態度,應該先從有共識的話開始講,以「我」開頭,根據事實簡潔、易懂、肯定地說,切忌嘮嘮叨叨、含糊籠統。

第二步是找出彼此雙贏的地方。雙方取得同樣的結果,並不一定就是雙贏,了解對方主張「是什麼」和「為什麼」,正確理解對方追求的勝利,一定能找到雙方均合意的地方。試著從對方的字典有效地找出「關鍵字」,有技巧地借用,對方自然聽你說話;

第三步則是務必好好地傾聽,有技巧地詢問。要了解對方,就要傾聽對方的心情和話語背後真正的意思,並且有技巧地「詢問」,正確使用封閉式、二選一及開放式問題,引導對方談得更深、更多,就能獲得如何讓對方爽快答應的啟示。

最後第四步是做出使對方印象深刻的結語。爭取能連結到下一次交涉、最低限度的認同,「被拒絕的時候,更應該爽快」是大串的座右銘,如果成交,務必傳達「感謝之意」。

拒絕時用三明治說話法

積極式交涉不僅幫助你避開拒絕,也教你如何拒絕別人,對此大串提出「三明治說話法」,依次表明贊成的部份、反對意見,最後以建設性、具體的改善意見做出結論。反之,自己應該注意沒有說出口的拒絕,避免對方在關鍵時刻撤走承諾。

強調「明天就派上用場!」

綜觀全書,大串不僅用詞淺白易懂,而且每個技巧皆列舉諸多例句,明白標示「○」、「×」,該說什麼、不該說什麼,讀者一目瞭然,生動的表達方式猶如親臨大串的上課現場,高度的實用性與她強調的「明天就派上用場!」互相呼應。 書中的所有技巧,就算只做一個,也能實際感受到變化,正確地體驗出場經驗,正是成為積極式溝通達人的捷徑!

2006-04-10

Going the "Simulation Way": Q&A with Clark Aldrich

Clark Aldrich 是 Virtual Leader的創始人,也撰寫了一本書「Simulations and the Future of Learning」

http://www.elearningpost.com/articles/archives/going_the_simulation_way/